教育部代码:12616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调查显示,MBA学位拥有者的平均年薪高达6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53万元)。随着疫情而兴起的在线MBA课程毕业后的平均年薪可达73,000英镑(约合人民币56万元),而攻读EMBA后平均年薪可达87,000英镑(约合人民币67万元)。
纵观国内院校,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而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学院21届MBA毕业生平均薪资36.4万元/年,较入学之前提升了43%,年薪在20万-40万区间之间的占比最高。
21届复旦管院毕业生年薪在50万以上占比6.8%,年薪在40万-50万之间占比28.8%,年薪在30万-40万之间占比26%,年薪在30万以下占比38.4%。
虽然国内顶尖的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平均年收入在60—80万左右。但这就形成了一个分水岭,平均年薪60万以上的高校仅有2-3所,而欧洲商学院EMBA的拥有者的年薪接近70万左右,而其拥有的院校则远超国内院校的数量。
中国2023年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严峻的不仅仅是增量压力。而是下行的经济环境和疫情三年带来的存量就业群体结构性矛盾,二者叠加。形成了2023年复杂的就业环境:
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预计2023年将达到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而市场需求却不足以吸纳这么多的人才,导致供需失衡。
存量就业群体结构性矛盾加剧。一些传统行业和低技能岗位面临淘汰或转型压力,而新兴行业和高技能岗位又缺乏合适的人才匹配,导致就业结构性失衡。
而放眼国外,根据最近的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2022海外应届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洞察报告》显示。国外留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方面的拥有这几大优势:
01
应届留学生的人才竞争力比国内应届生更高(这里的人才竞争力指数是通过综合企业用人方对人才的搜索、互动等行为得出的,体现了企业对于人才的好感度。这个指数越高,代表企业对人才越感兴趣,人才的竞争力也越高)。从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国内外应届生的竞争力指数排序大致是:海外QS100>海外非QS100,国内985/211>国内非985/211。
02
留学生的投递回复率更高。过去一年间,从企业对QS100、非QS100、国内985/211、国内非985/211这四类应届生的投递回复率来看,海外QS100和海外非QS100应届生的回复率均为0.35,比国内两类应届生都要高。
03
留学经历是加分项,但不再稀缺。猎聘针对企业HR的调研显示,80.85%的企业HR认为在同等条件下,留学经历会成为候选人的加分项。当问及判断毕业生竞争力的理由,认为国内外毕业生同样具有竞争力的HR(83.02%)表示“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偏爱QS100留学生的HR(19.45%)认为“QS100院校名气大,国内外都认可”;而偏爱国内毕业生的HR(16.11%)则表示他们“熟悉本土情况,更易适应国内工作”。
留学生优先职位招聘平均年薪高猎聘大数据显示,近一年留学生优先职位占到全体职位的10.15%。留学生优先职位招聘平均年薪为24.43万元,比全体职位招聘平均年薪(21.14万)高出3.29万元。留学生优先职位薪资高出整体水平体现了用人单位对留学生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