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潘晓丽老师主持的《毕业设计(全程BIM跨专业联合)》课程获批线下一流课程,实现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学校在高水平课程建设、跨专业融合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迈上新台阶。 毕业设计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培养质量能够直观反映国家及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毕业设计(全程BIM跨专业联合)》课程由潘晓丽老师作为团队负责人,蔡小青、龚洁、刘文娟、段国凡等教师组成跨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历经九年的持续深耕,坚持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全面推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有效破解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深层问题。 跨专业融合创新,打造课程建设新高地 课程负责人潘晓丽老师及10分钟说课二维码(扫码可观看) 课程积极响应行业数字化战略转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全程BIM + 跨专业联合”为核心特色,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校校+校企”联动和真实项目驱动,深度融合BIM、大数据、智慧运维等前沿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和建设全生命周期覆盖,有效解决了传统毕业设计中跨专业协同难、数字技术融合不足与实践脱节等痛点,形成了“跨时空、跨专业、数据驱动、虚实融合”的教学新体系。课程依托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持续优化,现已建成以毕业设计为中心的重庆市一流课程群,八门主干课程全部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形成“教学—资源—竞赛—就业”一体化育人生态。 服务行业发展,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 课程紧密对接国家行业数字化升级需求,聚焦BIM、VR、数字运维等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大工程观”,通过BIM技术打通专业壁垒,实现多专业协同与数字化交付,全面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毕业设计(全程BIM跨专业联合)》课程开设以来,学校工程管理类毕业生70%扎根中西部,在岗央企、国企、全国百强等头部企业共850名。2023届160人入职央企/国企BIM技术岗,2024届30余人入职全球50强企业华油工建(占其全国招聘总人数的1/5),形成人才输送良性循环。毕业生在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表现突出,为地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毕业生在中交集团负责国际工程项目HSE管理 强化保障机制,凸显课程建设优势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的优势,紧密围绕行业变革与区域发展需求,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平台搭建、团队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持续推动课程建设提质增效,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毕业设计(全程BIM跨专业联合)》不仅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民办高校依托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体现。该课程建设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充分彰显民办高等教育在创新育人模式、服务产业转型方面的巨大潜力与责任担当。 刘学民理事长在首届跨专业联合培养毕业生结业典礼上讲话 立足全新起点,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将以此历史性突破为契机,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抓手,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效应,学校将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持续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教学成效突出的优质课程,扎实推进本科课程内涵建设,着力构建具有城科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持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传媒中心 刘孟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