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2025年5月9日,由重庆市教委举办的以DeepSeek赋能思政课教学培训会在重庆邮电大学顺利举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彭伟、成丽、李方方三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议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国家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数字技术正深刻重构思政课的教育空间与教学方法。会议强调,思政课教师在认识上要破除“二元对立”,构建人机协同新思维;在目标上要聚焦“三个转化”,打造思政金课新范式;在方法上要坚持“双向赋能”,探索融合创新新路径。要把握技术变革窗口期,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驾驭”的跃升,做懂技术、懂教育、启智润心的“大先生”,为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会上,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张清华教授以《谈谈大数据思维引领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AI时代科技创新》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如何进入数字世界、大数据支撑大模型、大数据思维与思政教育等方面作专题辅导报告。张清华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一脉络讲解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智能既释放人的手、也释放人的大脑,并能作出智能化的决策。人工智能技术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在推动工业流程的转变、催生新质生产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清华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自我颠覆,作为思政课老师,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化。
重庆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陈翔教授、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张旭教授分别以《DeepSeek赋能思政课教学:从理解到应用》《AI大模型赋能日常工作与科研》为题作专题培训。陈翔教授详细讲解了DeepSeek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张旭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AI大模型在思政课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实现文档与PPT、图表的相互转化,对减轻备课压力、提高科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次培训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融合,为我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视野,对思政课教师自身AI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李方方/图文 传媒中心 刘高伊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