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它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图书日”。设立这一节日,旨在鼓励人们阅读和写作,推动大家尊重并感谢那些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同时保护知识产权。每到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办各类图书宣传活动来庆祝。
今年,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书香文化集市、非遗文化巡展、“你荐书我买单”图书荐购、图书交换(捐赠)、数字资源展、书画艺术作品展以及阅读达人表彰等。这些活动让读者们远离喧嚣,在文字与趣味互动中,静心聆听智者的声音,感受历史的厚重,领略知识的广袤,体会阅读带来的愉悦。
该摊位巧妙融合书籍、非遗、手工、自然、文创等多元元素,为市民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阅读文化盛宴。图书馆工作人员准备了丰富的干花材料,引导市民发挥创意,将干花精心粘贴在书签纸上,再用透明膜封存。这些书签既蕴含着自然之美,又寄托着制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活动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参与,亲子协作的场景十分温馨。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漂亮的书签夹在我的故事书里!”家长们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非常有意义。
此外,集市还设置了螺钿胸针制作体验环节。螺钿胸针制作是一项传承千年的非遗装饰艺术,起初,过往市民对它了解不多,经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后,大家纷纷跃跃欲试。“别看这胸针不大,制作起来可考验耐心了,色彩搭配也很有讲究!”尽管制作过程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参与者都沉浸其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制作完成后,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将胸针佩戴起来。学校图书馆选择这一活动,正是希望借助日常配饰,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览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基础,通过主题海报、艺术画作等形式,划分为十大主题单元,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展览还设置了剪纸、民族乐器演奏、脸谱绘制等非遗体验项目,吸引师生积极参与,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体验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此次活动受到众多阅读爱好者的欢迎,大家踊跃填写荐书信息,推荐的书目涵盖小说、专业图书、考研资料等多种类型。荐书结束后,读者还能参与“碎片诗歌拼接”小游戏。在游戏中,读者们将从书本上剪裁下来的文字碎片重新组合、拼接并粘贴在明信片上,创作出一首首别具一格的诗歌,写下对自己或朋友的美好寄语。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大家的文学创作灵感,让大家领略到诗歌的美妙,感受到文字的强大力量,还寄托了参与者的情感,等待他人去品味。
为充分利用图书资源,让更多读者受益,图书馆邀请同学们带上闲置的旧书参与活动。在活动现场,同学们可以用一本闲置爱书换取一本新书或文创物品;也可以选择将旧书捐赠给图书馆,以爱心传递的方式赋予旧书新的生命,让知识的火种持续传递。此外,参与者还能在图书交换集市现场自制心仪的书签,记录阅读时的点滴思绪。
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中文图书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学习备考数据库的特色功能和使用方法。其中,以思政党建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数据库是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之一。该数据库涵盖思政元素、教学案例、名师课程等丰富教学资源,对师生开展思政教育、加强党建引领、学习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展品主要来自艺术学院等多个学院学生的优秀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书法、绘画、景观设计、文创设计等,内容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等多个方面。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城科学子对美学的创新探索,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