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前沿技术及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认知,4月27日,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特邀宜宾三江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技术中心主管于航、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罗晓林走进课堂,面向 2024 级机械电子工程及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开展专题授课。
讲座开始前,学院副院长张玉林讲话。他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是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与企业工程师交流的机会,深入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前沿技术及国产工业软件发展,明确职业方向,提升专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系列讲座分四个课时进行。于航老师分别在第 3 节和第 5 节授课,带来了以国产工业设计软件为核心的精彩内容。于老师先是深入剖析了国产工业设计软件的发展历史,从起步阶段的艰难探索,到如今逐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谈到现状,他指出当前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在功能完善度、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提升,在一些细分领域已能与国外软件一较高下。展望趋势,于航老师认为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应用领域方面,于航老师着重强调了机械制造领域。他列举了诸多实际案例,如在汽车零部件设计、机床制造等环节,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凭借其对国内制造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在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于老师还介绍了工业设计软件开发涉及的算法优化、图形处理等相关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设计软件中的应用,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设计方案的智能推荐和优化,让同学们对前沿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罗晓林老师则在第 4 节和第 6 节,围绕 “从校园到职场 —— 制造企业需要什么样的 CAD 设计人才” 展开分享。罗老师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从校园走向职场的过程中,CAD 设计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他指出,制造企业不仅要求 CAD 设计人才熟练掌握相关设计软件的操作,更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罗老师结合自身在职场的丰富经验,分享了诸多校园学习与职场实践的衔接要点,如如何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怎样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等。
本次活动以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的形式开展,把产业前沿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引入校园。学生得以直观知晓行业发展趋势,明晰自身能力提升路径。这一活动不仅为学生打造了接触产业前沿的平台,更助力他们明确职业方向,增强专业学习动力,对培育契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冉润芝/文 邓其其/图 传媒中心 任跃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