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代码:12616
2025年11月1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鲁班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在永川校区第二教学楼111学术会议厅隆重举行“拾级而上·共筑未来”铂码班十周年庆典暨校企合作发展论坛。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杜元虎,中兴铂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建筑管理学院院长郑小晴、副院长龚洁,工程造价系主任吴汉美,陪伴铂码班走过十届的老师和校友们,以及铂码班、卓越班学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铂码班十年发展历程,凝练校企协同育人成功经验,探讨产教融合新路径,携手擘画人才培养新篇章。 铂码班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与中兴铂码工程咨询(重庆)有限公司于2015年联合创办,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首个校企合作实验班。在铂码班十周年庆典上,副校长杜元虎教授充分肯定了该班作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首个校企合作实验班的开创性意义。他指出,铂码班十年间形成的校企共建团体导师制、“零适应期”培养目标和“真题真做”教学模式三大特色,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产教融合的成功实践,并带动了BIM实验班、求精班、数字孪生营等特色班级的涌现,推动校企合作从“一枝独秀”迈向“百花满园”。杜校长以“师爱如灯”赞誉教师们的无私奉献,并介绍了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质量及硕士点申报等方面的显著进展。他勉励学子坚定信念、锤炼内功,并表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铂码公司总经理王东在讲话中回顾了铂码班自2015年创立以来的卓越成效,称赞其毕业生实践能力强,能实现“零适应期”上岗。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与行业前景时,他指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正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在城市更新、绿色建筑及工程数据资产等新领域释放出持续的人才需求。他强调“数据是核心竞争力”,并鼓励同学们坚定专业信念,把握时代机遇,欢迎更多学子加入企业、共促发展。面对行业数智化转型,他呼吁校企需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构建适应未来挑战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三位优秀校友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生动展现了铂码班的培养成效。首届学员王宁现就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她以“毕业十年,归来仍是少年”为主题,回顾了在铂码班的学习时光。她指出,铂码班不仅传授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面对学弟学妹的提问,王宁建议“跳出传统岗位局限,在跨界融合中寻找机遇”。她结合自身从造价咨询到设计院的跨界经历,鼓励大家拓宽视野,将专业作为基石,积极探寻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在建筑行业的宽广舞台中实现价值延伸。 第二届学员张焓现任中兴铂码工程咨询(重庆)有限公司商务拓展经理,他分享了从技术岗转向商务岗的心得。“专业能力是根基,但沟通协作与自我定位同样关键”,面对学弟关于“职场初期关键能力”的提问,他建议新人应在实践中发现优势,保持“忠于内心”的坚持。 第四届学员陈红羽现任职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她参与了两项重大路桥项目建设。她指出,铂码班培养的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在实战中尤为重要。结合自身经历,她建议新人“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平台大、业务规范、拥有完善培养体系的头部企业,这对于积累扎实的一线经验至关重要。” 建筑管理学院院长郑小晴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铂码班十年发展历程。他指出,班级从最初缺乏固定场所的“延安窑洞”水平起步,逐步获得行业认可,从第四届起增设的行业协会印章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办学始终紧扣行业需求,从基础的计量计价,逐步拓展至合同管理、施工管控等综合能力培养,并特别强调“能说会写”的关键软实力,以及逻辑思维与专业呈现力的深度融合。他表示,铂码班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开设BIM实验班、求精班、数字孪生营等特色班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筑管理学院将坚守育人为本的初心,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突破,致力于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自身赢得未来的卓越人才。 铂码班将继续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继续秉承“懂施工、会管理、精计量、擅计价”的人才培养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服务行业需求,为新时代工程建设领域注入更多新生力量。(杨利/作者 杨弋枭/图片 杨利/一审一校 杨弋枭/二审二校 龚洁/三审三校 传媒中心 胡乐怡/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