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深学细悟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赋能纲要课教学提质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讨会

资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3 08:30

11月2日,聚焦“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顺利召开,来自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一线授课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全会精神与“纲要”课的内在契合点、教学融入路径及实践创新展开深入研讨,为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我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沙沙带队,纲要教研室主任彭伟以及纲要课程骨干教师唐悦一同前往参会。

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准确把握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方位与理论精髓,是实现精神融入教学的前提。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出,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等重要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与实践路径,而“纲要”课所承载的中国近现代以来“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我革命史”,正是理解这一逻辑的历史根基。与会专家一致强调将全会精神融入“纲要”课,本质上是引导学生从历史纵深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制度认同与历史主动精神。

在主题报告环节,教育部高校思政课“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从规划治国、中国式现代化脉络、“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规划遵循的原则四个方面阐释教学重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纲要”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宪明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现代化探索历程,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源于百年党史的深厚积淀。其他几位专家分别从红色资源利用、“十四五”成就的教学价值以及“问题链教学法”实践等角度,分享教学思路与方法。

专题交流环节汇聚了九位专家学者,从文化建设、教学方法、历史逻辑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探讨。兰州大学教授张新平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体现“五性”特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李安增强调要精准回应学生的核心关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燕山大学教授柴勇、中南大学教授王翔、福州大学教授谢菲等嘉宾,分别从历史方位、党的全面领导、历史思维、战略定力、规矩意识等角度提出教学建议。浙江大学教授段治文则系统梳理了“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十二条政策线索,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参考。

在教学展示环节,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刘熠等六位一线教师进行了现场教学演示,内容涵盖西安事变中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传播、地方党史融入“纲要”课教学、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等主题,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课程。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纲要”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指引。学院将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持续推进教学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阵地,助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落地生根。(图/彭伟   文/唐悦 传媒中心 张学强/编辑)

—分享—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481068

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三教102

招生热线:023-65112864/3/1
     023-61133880/1/2/3/5/6/7/9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8883212616

  • 学校微博

  • 学校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1 17:09:38